9岁识药、13岁熬药、18岁学药,在还没进行中医课程导入时,他已经能识得近50种中药材,在没有药秤的辅助下,药量的误差能控制在5%以内。药学186班的胡瑾瑞因为出身于中医药世家,他的启蒙教育来得比任何人都早。
耳濡目染:
外公和母亲身后的“小跟班”
“我外公还有百度百科呢!”提起自己中医药之路上的指引者,胡瑾瑞的语气中满是骄傲。胡瑾瑞的外公张治强是著名的医学博士、教授、主任医师、研究员,从医四十余年,临床经验丰富,医德为人称颂,每年都有从全国各地不远千里、慕名而来求医的人。
胡瑾瑞从小便跟在外公和母亲的后面在自家的诊所里转来转去,他会从后院“偷看”外公诊脉,会在高高的中药柜前转来转去,会将柜台下的药秤来回摆弄,他对这些一直生活在自己身边的“大块头”“小器皿”充满了好奇。在胡瑾瑞的印象里,自己当时只喜欢跟诊所里来看病的人聊天。每个过来看病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故事,听着听着,胡瑾瑞就入迷了……
10年前到自家诊所看诊的一位小病人,给小小的胡瑾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“那个孩子送来的时候口吐白沫、脸色惨白,孩子的妈妈都要跪下来了!”胡瑾瑞至今还记得那天的画面,外公通过搭脉,迅速确定了病因,并给予了紧急的处理。十几分钟的时间里,孩子情况逐渐稳定下来,恢复了生命的迹象。这件事情给胡瑾瑞带来了很大的震撼,在他的眼里,没有外公看不了的病,他就是救死扶伤的“大英雄”。
在药房里,除了外公看诊,胡瑾瑞的母亲作为高级药剂师一直也在忙碌着。胡瑾瑞还小的时候,她便开始带着他辨认药材、学习药理。对于认知中药,胡瑾瑞有着一套自己的方法。“我有的时候认不清茯苓和沉香曲,后来我发现他们的颜色和不同类别的豆腐有点像,通过这样的联想,一下子就记得很牢。”胡瑾瑞会用白豆腐指代颜色发白的茯苓,会用老豆腐指代颜色偏黄的沉香曲,在练习取药的过程中,从没有过一次错误。在他的影响下,药剂师妈妈偶尔也会用起白豆腐老豆腐的称呼,表达出对儿子发自内心的认可。上了初中的胡瑾瑞就已经可以帮助自己的外公和母亲去熬药了。那个药材一熬便是几个小时,熬药的时候他不能打盹,更不能离开。在他的形容里,熬药更像是在“熬人”,但他乐此不疲,忙前忙后。
“外公和妈妈是我中医之路的指引者,他们像两座巍峨的高山,我没有想跨越他们,只想向他们无限靠近。”对于家庭给予的启蒙,胡瑾瑞充满感激。
乘风破浪:
一切成长皆因挑战
当初选择药学专业学习,外公和母亲的意见占了很大的部分。一直沉浸在中医药文化中的胡瑾瑞,也觉得这样的选择是水到渠成的。“我也有很多的爱好,但从没想过选择其他专业。”胡瑾瑞对自己的未来很坚定,尽管他还是个未满20岁的学生,但他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成熟且自信。
“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”。大二的胡瑾瑞,已然身兼数职,在大学生心理协会、学生助理团、学生会、自管会等各种学生组织中都有留下自己的足迹,同时还担任了药学186的班长一职。职务越多,任务也越繁重。但胡瑾瑞不惧压力,勇于迎接挑战,在职期间认真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。在假期生活中,胡瑾瑞还尝试过摆地摊、卖花、柜台销售……这些丰富的工作体验,让胡瑾瑞愈加学会沉淀自己,也让他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感悟。胡瑾瑞打趣地说:“年轻嘛,贵在体验,重在挑战”。
生活中是个乐于接受新鲜事物,敢于接受各种挑战的胡瑾瑞,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。“我现在的规划就是8月份在实习单位认真学习、准备,然后努力考下执业资格,可以早日传承下外公的那一手好技艺 。”踏实且认真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的人,最终会奔向远方。他始终坚信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是算数的……
云淡风轻:
抗“疫”一线必须有我
疫情期间,胡瑾瑞一家都没停下脚步。在疫情伊始,外公以中医专家的身份多次往返北京参与病情研讨,母亲和舅妈第一时间成为宁夏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志愿者,帮忙给来往人员做核酸检测排查。胡瑾瑞因为还没有执业资格,无法参与服务工作,就在医院里面做些杀菌消毒的志愿服务工作。在近40天的时间里,胡瑾瑞不惧风险,准时到岗,任劳任怨地完成每一份工作。
“家里人都去帮忙,那我自然就该去,没有想过怕不怕的。”说起这段经历的时候,胡瑾瑞是以一种相当轻松的口吻,像是在描述一件很寻常的事情。“疫情的发生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,外公80多岁了,母亲也50多岁了,他们还都走上了‘一线’岗位,他们不仅是我的榜样,也是我前行路上的指南。”胡瑾瑞这样说道。
尽管每日的消毒工作重复且琐碎,但胡瑾瑞从没有过抱怨,他没有和朋友倾诉、没有发朋友圈,服从指挥每天两点一线。这样的坚持与他的年纪似乎不符,但胡瑾瑞表示,这些都不算什么,小时候熬制中药的那个“训练”已经让他能够沉稳面对各项挑战。
“我外公已经在中医这个行业服务60余年,我妈妈也有近30年了,待我毕业后,就是我们家族的又一个百年起步。我会珍惜这一百余年父辈积累下的精神财富和中医声誉,希望能以我的一点点传承和进步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光发热。”在采访的最后,胡瑾瑞深吸了一口气,眼神中充满着坚定和自信。